美华史记|核研究女王、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
1957年,她的创新实验“吴实验”帮助了两位同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她是第一位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士的美籍华人,也是第一位担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的女性。1990年,她成为第一位生前就拥有以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2752 Wu Chien-Shiung)的科学家。
美华史记|核研究女王、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 Read More »
1957年,她的创新实验“吴实验”帮助了两位同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她是第一位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士的美籍华人,也是第一位担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的女性。1990年,她成为第一位生前就拥有以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2752 Wu Chien-Shiung)的科学家。
美华史记|核研究女王、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 Read More »
19世纪后期,加州排华暴力事件如火如荼,华人开始转向美国其他地方寻找生机,自此,美国华人形成了东移、南迁、中徙的局面。胡以成(音译,Woo Yee Sing, 1862-1925)就在这个阶段移居到了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 他和兄弟胡佐成(音译,Woo Du Sing)在明尼阿波利斯创立了第一家中餐馆,名为远芳楼(Yuen Faung Low,John’s Place)。
美华史记 | 明尼苏达州的第一个中餐馆 —— 远芳楼 Read More »
现代报纸有四个特点:公告性、定期性、时宜性和一般性。最早具备这些特征的中文报纸不是出现在中国、南洋、香港或者是澳门,而是在美国的旧金山。从迅猛出现到凋零消退,美国中文报纸的发展轨迹暗合着当时美国华裔生存与挣扎的轨迹。
美华史记 | 三份早期华文报纸和三位办报人 Read More »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钟35分,经历了一千多次失败的尝试后,美国莱特兄弟“飞行者一号”成功飞上了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Kitty Hawk)的天空,掀开了世界航空史上辉煌的一页。
天空,不再是鸟儿的世界,人类自诞生以来梦寐以求的向往终于实现了!
一百多年过去了,有多少人还记得在那激动人心的岁月里,在做着飞天梦的人群中,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华裔
他就是冯如。为了实现飞天梦,他刻苦钻研,不断尝试,甚至不惜牺牲,在世界和中国航空发展的进程中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美华史记 | 华裔人物:志在飞行-旅美华侨的航空梦 Read More »
在近现代中国航空史册上,有一些伟大的先驱者们同样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景仰。比如王助和巴玉藻是北洋时期公派留洋学生,他们都是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材生,因飞行游戏与航空结下了“不解之缘”,归国后协力研制出中国第一架国产水上飞机王助的一生,伴随着辉煌的中华航空史,多年来人们对此却知之甚少,被尘封在历史的遗迹之中。
美华史记|华裔人物:志在飞行-从留学生到近代中国航空先驱 Read More »
上集讲到1879年美国海军“珍妮特号”北极探险舰上有两位华人:林通盛(Charles Tong Sing)和阿山(Ah Sam)。1884年为营救受困北极的格瑞里(Adolphus Greely)等共25人,林通盛再次随美国海军出征北极。
美华史记 | 林通盛重返北极搜救格瑞里 Read More »
提到阿拉斯加,你立即会想到的是什么? – 遥远边疆,游轮胜地,第49个州,壮观冰川,北美大陆的最高峰,绚丽奇异的北极光,也许还会有人说杰克伦敦的《白牙》,拉雪橇的狗。如果我问:你知道阿拉斯加华人的历史吗?他们的生活、故事, 他们对这块最后的边陲之地有过哪些贡献?
真的吗?那么我们出发,一起去寻找阿拉斯加华人的历史足迹,从淘金年代开始。
美华史记 | 淘金年代 :中国乔和探矿人 -阿拉斯加华人故事 之一 Read More »
2017年10月,一位生长在阿拉斯加东南部海边的女士塔拉 尼尔森(Tara Neilson)写了一篇关于她家乡的文章。她家所在地曾经是阿拉斯加一百多个鲑鱼加工场地之一 (1)。 她在文中写道:“在阿拉斯加偏远的优联湾(Union Bay),在被烧毁和废弃的鲑鱼罐头厂废墟中长大,这总让人感觉我的童年像是远古史诗中的一段。那时我们与外界隔绝,只有家人在一起。直到最近我才知道,我们成长的老鲑鱼村与中国近代史上关键时刻的一个著名事件密切相联。这个事件在大学课堂上讲,也在电影里演。”
这事件发生在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在中国西南部的城市昆明。
美华史记 | 鲑鱼年代:李公朴和罐头工 -阿拉斯加华人故事 之二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