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史记|抗日战争的炮火和玛莎画笔下的中国人

黄倩

引言:不久前一位德国女生告诉我:这张二战海报上的模特是她家人:公公Poon Tom, 婆婆Victoria Ng和大姑子Patricia.

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与中国结盟

1941年12月7日是个星期天,早上7点48分开始,日本派出353架战斗机偷袭了位于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基地。次日美国对日本宣战,随即与中国结盟。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人民对深陷抗日战火中的中国人加深了同情。媒体往日描写中国人“愚蠢,低级,不诚实,不卫生”的字眼突然变成了“诚实,讨人喜欢,聪明,拥有古老文明”。美国的战争宣传部推出的纪录片这样说: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原材料丰富,热爱和平,历史上从没发动海外侵略战争。。。

中国生长的美国传教士家庭的儿子路思义 (Henry Robinson Luce,1898 – 1967)发起了援助中国的民间组织。赛珍珠出版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文学作品,被好莱坞搬上银幕。非洲裔男低音罗伯逊用汉语演唱《义勇军进行曲》。

就是在这样背景下,美国推出了一批支持中国人民抗战的海报。

抗日海报模特之家

图1。1943年 UCR海报                  图源:公共领域

这是二战时中美结盟抗日最有标志性的宣传海报,在当时几乎尽人皆知。

这位德国女生还给我看1943年“中国联合救援队”周刊上的剪报和她公公戎装照:

图3。Poon Tom 海报模特              图源:Mike Poon
图2。1943年 UCR 周刊 报导              图源:UCR 周刊

海报的画家是个女生:玛莎·索耶斯(Martha Sawyers).

日军炮火下的女画家,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人

玛莎1902年出生于德州维多利亚市。由于酷爱绘画,她离开家乡投身充满变革与活力的纽约市。纽约是著名的艺术家的聚集地,玛莎在艺术学生联盟 (Art Students League) 接受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嫁给作家兼插画家威廉·罗伊斯维格 (William Reusswig ,1902-1978)。【1】1937年,35岁的玛莎和同岁的丈夫威廉踏上了远东之旅。途径印度来到北京,边领略风土民情,边调色作画。

1940年玛莎故乡报纸上介绍她的成就有一张她的照片:

日本侵华战争炮火震碎了这对艺术家夫妇艺术梦幻。 愤怒和无奈中,他们目睹了日军占领北平的全过程。1937年返回纽约后,玛莎在纽约Marie Sterner’s Gallery画廊举办旅途艺术展,玛莎父亲特意从家乡赶到纽约市看女儿画展。玛莎一夜成名后,当时著名杂志《科利尔》(Collier’s)提出签约,委托玛莎用画笔记录对中国的印象。

当时,充斥在美国媒体上中国人的形象几乎全部是极度丑化的:挨打的劳工,令人憎恶的嘴脸,被鄙视的穷困移民或者是邪恶角色如傅满洲。

玛莎笔下的中国人令美国人耳目一新:健康,淳朴,正直,平和甚至现代。特别是描绘中国人民在遭遇日本侵略中付出的牺牲与顽强抵抗。

图5。玛莎为潘老太太画像         图源:公共领域
图6。中国年轻男女            图源:公共领域

这幅画标题是中国天空(China Sky),画面色彩浓郁,背景的重山笔触细致自然,高大整齐的楼宇,健康的面容,干净整齐的服装。。。。。。在当时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中国人形象。

图7。 中国天空(China Sky)              图源:公共领域

种稻子的农民,健康明朗,作品与1945年在奥克拉荷马州 Tulsa市Philbrook Art Center展出。

 图8。种稻子    图源  Tulsa World Sun, Jan 07, 1945 ·Page 40

一个美国人把中国儿童 扛在自己肩膀上,让他近看圣诞树上灯光。美国人和中国孩子在圣诞树前的欢声笑语融汇成一幅温馨祥和融洽的画面。

她把中国人和美国人友好相处收藏在画面里。而那个时代,特别是她生长的美国南方,各种联邦法律和地方法律还在结结实实地维护种族隔离与种族压迫。玛莎的非凡的勇气里充满正义感和善良人性,超越了她所在的时代。

图9  图源:公共领域
图10。香港街道       图源:公共领域
图11。 图源:公共领域

评论家称玛莎是“亚洲魅力:画家,玛莎以此为荣。

用画笔投入抗击日本侵略

图12。 图源:公共领域
图13。 图源:公共领域

1943年,玛莎为这家慈善机构绘制了第二幅海报。也就是我们文章开始出示的那副。

中国抗日军队接受美国援华空军的指导,玛莎在背景画上密集佛塔,纪念碑,寺庙,绿树和面容的精神面貌都传达出她对中国人民的赞赏与支持。

图14。 图源:公共领域
图15。 图源:公共领域

这是DOW公司的关于金属零部件保护层的广告。画面上中国士兵健康英俊,背景是温暖阳光下的重山峻岭,完全不同于此前美国出版物上污蔑华人的作品。

图16。 图源:公共领域

为赛珍珠的小说画插图

赛珍珠(1892 – 1973)的父母是传教士,她4个月的时候被抱着去中国。赛珍珠先后在中国几个地区生活了共几十年。1935年为了治疗孩子残障返回美国后,她一直通过文学作品讲述中国人抵抗日本侵略的故事。1938年,赛珍珠描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小说《大地》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在颁奖会的致辞中说:‘我受到的是中国的教育,我对小说的理解来自中国传统对小说的看法’。好莱坞曾经把赛珍珠中国农民抗日背景的小说拍成电影。很有力的推动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美好感情。

玛莎为赛珍珠很多小说绘制的插图。这些插图锦上添花,为美国人民了解中国人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媒介。【2】

图15。 图源。公共领域
图16。 赛珍珠“中国天空”小说   图源。 Colliers Magazine. February 1941。
图17。赛珍珠“中国天空”小说   图源。 Colliers Magazine. February 1941.

图18。 图源。Colliers Magazine. May 1943

1988年玛莎在德州故乡与世长辞了。然而她画笔下的那些黑发红面依然炯炯有神,彷佛给后人讲述着中国人在抗日硝烟中,英勇的故事。

结束语:和1940年代相比,当今的视觉艺术形式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这为美国华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怎样通过艺术手段讲述我们的故事?

参考资料

  1. https://cueroheritagemuseum.org/martha_sawyers
  2. https://www.dbdowd.com/illustration-history/2015/11/19/martha-sawyers

Summary and Title in English:

Martha Sawyers and her Paintings on Chinese Under Japanese Invasion

Martha Sawyers presented a completely new image of Chinese to America thanks to her sympathy toward Chines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