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史记 | 林通盛重返北极搜救格瑞里

作者:黄倩 (Qian Huang)

编辑:苏欣 (Xin Su)

引言

此文是“最早进入北极探险的华人”下集。

上集讲到1879年美国海军“珍妮特号”北极探险舰上有两位华人:林通盛(Charles Tong Sing)和阿山(Ah Sam)。探险征程两年多,经历了北极沉船,冰海逃亡,一只分队被狂风吞没,登上西伯利亚的阿山和其他11名队员不幸丧生于饥寒交迫。林通盛所在分队有幸遇到猎人而获救。

1884年为营救受困北极的格瑞里(Adolphus Greely)等共25人,林通盛再次随美国海军出征北极。

1884年林通盛再次出征北极

1882年一月初林通盛和战友们从雅库茨克乘雪橇到3000公里外的伊尔库兹,一路上林通盛帮着拉雪橇。然后辗转火车、蒸汽船,途经圣匹兹堡和伦敦,终于在1882年5月 林通盛和三名探险队员回到了纽约,第二天就赶赴首都华盛顿海军部进行了汇报。

之后林通盛说想回家乡看望父母, 1882年6月24日他的退伍请求得到了海军的正式批准。

然而退伍将近两年后林通盛和其他珍尼特号幸存战友再次走到了一起。

原来,1884年4月美国国会对珍妮特号探险之行展开听证,同时美国海军军事法庭也对珍妮特号探险进行调查。林通盛和工程师梅尔维等都在听证会做了陈述。林通盛的发言包括:当德朗船长决定把自己的勤务兵阿兴送回陆地时,说好让林通盛承担下阿兴的工作,德朗会支付两份工资给林通盛。可是林通盛实际上拿到的是一份工资。说到这里,一位议员立刻阻止林通盛继续说下去。

这一年的4月,除了参加国会听证,林通盛还有另外一件大事:4月10日他再次入伍,加入美国海军。原来格瑞里(Adolphus Greely ,1844-1935)上尉率领的一只25人的队伍被困在北极[1],海军派出三只船组成的搜救队出征。

建气象站,格瑞里被困北极

为了迎接1882-1883年首届“国际极地年”,世界上12个国家决定建立14个气象站观测和收集北极的气象信息。美国承建的气象站,交给了海军军官格瑞里上校完成。该气象站还将帮助美国政府收集天文数据和极地磁力数据。格瑞里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寻找两年前(1879年7月)出征北极后失联的珍妮特号。结果格瑞里不仅没有发现珍妮特号下落,自己团队的25人也被困北极。

此刻珍妮特号的工程师梅尔维和林通盛返回北极搜救格瑞里上尉

图1,格瑞里上尉船长,探险家。图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olphus_Greely#/media/File:Adolphus_Greely,_1895.jpg

1881年7月7日,格瑞里从北美最北部的纽芬兰的圣约翰港口出发。目标是富兰克林夫人湾(The Lady Franklin Bay)。停船上岸后,队伍卸下了建立气象站和建营地等物资,船长让自己的船返回美国,当时以为这样做会让队员更加安心地待在这里工作,岂不知这个错误决定却把全体人员带入绝境。[2]  1882年和1883年,美国派去的两艘补给船都无法到达格瑞里的营地。最后格瑞里团队在莎宾角(Cape Sabine)陷入绝境。[3]

图2,格瑞里团队在北极。图源:The Navy Department Library

图3,林通盛所在的搜救船奔赴北极。图源:The Navy Department Library

找到了格瑞里上尉

 1884年6月22日,当搜救船赶到莎宾角时,25名官兵中19名队员已经死于饥饿,寒冷或水淹,仅剩6人奄奄一息。

图4, 搜救队找到受困北极的幸存者

8年后,林通盛回忆找到格瑞里的场面时说:。。。。。。裹着破衣烂衫,和野人一样。看到我们就像发疯了一样,我们只好使劲按住他。。。

图5,救援队抵达, 格瑞里帐篷里奄奄一息的队员。June 22, Cape Sabine, the Adolphus Greely Arctic Expedition, illustration from the magazine. The Graphic, volume XXX, no 768, August 16, 1884.

图6, 搜救队抢救被困人员图。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The-rescue-of-the-Greely-party-Photo-The-Explorers-Club_fig2_287388563

图7,搜救队员把6名幸存者抬上船。

当搜救队返航到美国新罕布什尔的港口时,格瑞里船长的妻子已经焦急等候多时。九死一生的格瑞里终于与家人重逢了。

图8,格瑞里船长与妻子重逢。

格瑞里后来在美国海军屡建功勋,珍妮特的工程师梅尔维也是成就显著。

有一件事再次把格瑞里和梅尔维带到了一起:他们俩都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创办人。

美国没有忘记格瑞里,美国公共电视台播放一套格瑞里探险队的纪录片。1986年还发行邮票纪念

格瑞里探险队100周年。

 图9,《国家地理》第一期封面   

图10, 1986年美国发行的格瑞里纪念邮票。

早期美国海军里的华人

珍妮特号上的林通盛,阿山和阿兴都是19世纪美国海军里的华人士兵。

早期的美国海军里有多少华人?谁是美国海军里最早的华人呢?

美国档案馆里保存着一份“1855-1891  美国海军名册”,其中773人出生于中国。除个别是美国商人或传教士在中国生下的孩子外,这773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华人。从1855年开始就有华人在海军服役了,华人都是担任炊事兵或勤务兵。[4]

关于服役地点,华人大多数是在旧金山附近的迈尔岛(Mare Island)海军基地,美国其他海军基地如纽约,费城,新罕布什尔州等也有华人士兵。

值得指出的是,加利福尼亚1849年才成为美国领土。5年后美国海军买下迈尔岛作为加州第一个美国海军基地,这个基地从一开始就有华人服役了

今天的迈尔岛海军基地有一间由义工维护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珍妮特号的往事。

图11, 现代的旧金山附近的迈尔岛海军基地。图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e_Island_Naval_Shipyard#/media/File:USS_Wadleigh_(DD-689)_at_the_Mare_Island_Naval_Shipyard,_California_(USA),_on_10_April_1945_(NH_98906).jpg

林通盛退伍后的日子 

1882年6月林通盛第一次退伍后就安身于纽约唐人街。此时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这个法案除了禁止华工入境,还禁止在美国的华人入籍归化当选民。不仅各地工会禁止厂家雇佣华工,美国西北地区白人暴徒残杀华工,暴力驱赶华人的事件频频发生。[5]

图12,1880年代,正值《排华法案》开始实施。图源https://www.loc.gov/pictures/resource/ds.00868/

林通盛留着和美国人一样的短发,穿着海军服役时的衣服。到了纽约唐人街4个礼拜后就申请警察局的职位。林通盛自己说他痛恨赌场,在旧金山时协助警察关闭了多个赌场和鸦片馆。但是纽约唐人街私设赌场遍地都是。由于美国警察无法查办,他提出由他当警察,负责清理非法赌场。可是最后林通盛也没有拿到警察的职位。

林通盛在法庭给华人当翻译,这是他的收入来源之一。林通盛英文很好,他说珍妮特号被冻牢的那22个月里,他一直坚持自学英语渡过北极的漫漫长夜。

图13,退伍后的林通盛。图源:“New York‘s Chinatown” by Louis J. Beck

林通盛成了唐人街知名人物。[6]有华人告诉唐人街警察说,自己在旧金山就认识林通盛,林通盛在旧金山时杀了一个有合法身份的华人,然后窃取了死者的身份证。此人还说,林通盛左脸的一道5英寸的伤疤就是作案时落下的。但是林通盛自己说,那是在珍妮特号探险时冰上摔倒留下的。[7]

1885年1月林通盛因在新泽西的纽瓦克市绑架勒索华人洗衣店主被判刑7年。林通盛出庭时佩戴着军功章,他始终坚称自己无辜,而是另外两人干的。

由于他在两次出征北极的优秀表现,珍妮特号的其他几位战友都同情林通盛,他们找到海军部长向新泽西州长求情。于是1886年12月时任新泽西州长的阿贝特(Abbett)赦免了林通盛,监禁了一年之后就出狱了。[8] 

然而10年后,他再次入狱。1896年刚过了元旦,林通盛就被警察带走关押在曼哈顿的”坟墓”(The Tombs Prison)看守所。原因是唐人街勿街14号上的的赌场叫陈兴的顾客指控林通盛等五人于去年10月一天抢了他7美金25美分。[9]

带着妻子迁居美国西部

这天有一名年轻美貌的德国裔女子光顾纽约唐人街的鸦片馆,她的名字是莫尔斯(Christina D. Morse)不久她就嫁给了林通盛。[10] 后来林通盛带着妻子去美国西部谋生。

1892年底,报纸刊登了一篇介绍林通盛的文章。文章称,几个礼拜前,林通盛刚刚收到国会颁发给珍妮特号探险队员的奖章。

图14,国会颁发给珍妮特号探险队员的奖章。

文章还说,林通盛在珀特兰市(Portland,OR)华盛顿街上的华人客栈暂住,他来此地是希望找到一个经纪人。鉴于4个月后世界博览会将于芝加哥开幕,林通盛希望通过经纪人安排他在博览会举办讲座,介绍他北极探险九死一生的经历。

平时林通盛不愿意讲那段北极的经历,有人问道时,他会说:

“太冷了,没吃的,太饿了。不好,” [11]

“要干很多活,就像匹马一样”。

“我实在是太傻了,这帮美国人都一样。下次找别的中国人去吧。”

林通盛讲到,当他们逃离珍妮特号时,队员们往救生船上搬进了很多食品,他意识到,等着他们的是长达几个月的饥寒岁月。于是他往衣服里揣了大约10磅的食品。等到食物越来越紧张每人只能吃到一点来维持生命的时候,其他队员之间经常因为争抢食物打架。看到林通盛吃东西,有人就会喊:“杀死这个中国佬!”。林通盛很害怕,怕有人趁他睡觉的时候杀掉他,于是就把自己的食物给威胁他的人吃。后来他干脆把身上揣的食物交给队长大家分着吃。那些威胁他的人这时就说:“你是特别好的人,你是这群人里最好的,现在不会杀你了”。林通盛被分配到工程师梅尔维的救生船上,后来一直代替梅尔维划桨直到上岸。 就这样他们终于登上西伯利亚,找到了当地居民求救。林通盛说,后来在他们从雅库兹克乘雪橇去伊尔库兹克市路上,他还帮着拉雪橇。

林通盛曾在俄勒冈州的坡特兰市当过短期的警察。他还曾经去亚利桑那申请过警察的职位,未果。

1895年林通盛再次向纽约警察局申请当警察,未果。

林通盛在旧金山开餐馆的时候得了个儿子。妻子不幸去世后,林通盛关了餐馆去了芝加哥。他听说密西西比河边的德温泊特(Davenport)很不错,于是就来到这个位于爱荷华州东南角的小镇。

镇上哈里森街312号以前是雪茄工厂。此时这个厂房正在招租,于是林通盛就租下了第一层开了一家中餐馆。

1914年10月25日,是个星期日。《德温泊特民主党人与领袖》刊登了一幅长篇报道。讲述了林通盛的不凡人生经历。 尽管林通盛赢得了两枚荣誉军人奖章,这篇报道的大标题依然称他为”做杂碎的人” 。这篇报道结尾说:“这个谈吐和气的人,骄傲地佩戴着两枚奖章。别忘了他救了探险家格瑞里。”[12]

图15, 爱荷华州《德温泊特民主党人与领袖》报采访林通盛后的报道。

林通盛的餐馆名叫“广东咖啡杂碎馆”,这是当地唯一的中餐馆。林通盛除了在报纸上访谈,还从10月底开张时在报上刊登广告直到当年的感恩节。他在餐馆门口安装了带电灯的餐馆标志。开张一年后餐馆不仅重新做了室内装修,还在报纸上登广告招洗碗工,增加了送外卖的服务。感恩节之际林通盛的餐馆打出广告推出“感恩节大餐”。

图16,林通盛的餐馆的广告。

图17,林通盛1914年的餐馆所在街道。

穿越时空,致敬北极探险的前辈

1958年,美国人第一次北极探险近100年后,美国鹦鹉螺号(Nautilus)和珍妮特号一样越过了白令海峡。在1958年8月3日这一天,作为世界上第一只核潜艇,鹦鹉螺号载着116名船员从冰层下穿过了北极。

图18,从冰岛返航后鹦鹉螺号获得了总统奖章。 图源https://www.mustang-hobbies.com/mobile/Product.aspx?ProductCode=REV-0491#PhotoSwipe1602532371615

此时此刻,有人会记得那个两度奔赴北极的出色探险队员林通盛吗?有人会记得那个西伯利亚雪原上,仅20出头就丧命于饥寒交迫的阿山吗?

十九世纪美国的北极探险标志着美国作为科技强国的崛起。林通盛、阿山和很多其他探险队员都是移民。

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用鲜血和生命开垦美国,建设美国。

正如美国公共电视台今年5月推出的《亚裔美国人》纪录片在结尾时所说:

“他们踏上这块土地,他们寻求改善命运,他们竭尽全力,他们从来都是美国人。  ”     

————————————————————————

参考文献: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dy_Franklin_Bay_Expedition
  2. https://www.historynet.com/the-greely-expedition-duty-honor-and-arctic-ice.htm
  3. Ibid.
  4. 美国国家档案馆“Naval Enlistment Rendezvous,1855-1891 “
  5. “Driven Out: The Forgotten War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s”, Jean Pfaelzer  
  6. “New York‘s Chinatown”, Louis J. Beck
  7. “Los Angeles Times”, 19 Dec. 1895,P5.
  8. Camden County Courier (Camden, New Jersey) · 7 Feb 1885, Sat · Page 3
  9. The Fall River Daily Herald (Fall River, Massachusetts) · 13 Jan 1896, Mon · Page 5
  10. New York City Marriage Records 1829-1940
  11. https://chinookjargon.com/2018/11/19/was-with-delong/
  12. Quad-City Times (Davenport, Iowa) · 25 Oct 1914, Sun · Page 13

Title: Charles Tong Sing Back to the Arctic in Search of Greely

Abstract:

In April of 1884, Charles Tong Sing was on his way back to the Artic to search for Greely Expedition. When the squadron found the Greely party, 19 out of 25 already had perished.

In his life after the Navy, Charles Tong Sing got married and had Chinese eateries in Los Angeles, San Francisco and Davenport, 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