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Exclusion Act/排华法案

Historical Record of Chinese Americans |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was a United States federal law signed by President Chester A. Arthur on May 6, 1882 prohibiting the immigration of all Chinese laborers. In times of economic and geopolitical crises, the tensions existed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the Chinese Americans paid for the crisis. At the beginning, the law was only a “restriction law” (1882-1888). However, the “restriction law” was ineffective, followed by outbreak of anti-Chinese violence. The confluence of local violence along with national exclusion and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shifted the nature of US border control with a long-term policy of “complete exclusion law” (1888-1943). The hosti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lay the grounds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o embrace a racism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s.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was repealed in 1943.

Historical Record of Chinese Americans |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Read More »

美华史记 | 排华法案的第一个十年

《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排华法案” )是美国国会针对华人而制定的一系列歧视性法案。颁布之初只是对华人移民做出了限制(1882-1888年),长期的排华情绪最终导致全民的“爱国”排华风暴。1885年和1886年期间爆发了多起暴力排华事件,这促使国会采取了彻底排华的长期政策 (1888-1943年)。宗教与文化不相容,以及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思想,都是排华法案的背后因素。当出现经济和地缘政治危机时,族群之间的摩擦升级,最终导致对抗和排斥。在美国,华人被称为“黄祸”和“异教徒”,受到杀戮和驱逐;在中国,民众以传播“邪教”和颠覆清政府为理由,对美国传道士采取报复性行动。“排华法案”颁布之后,对华人而言政治环境愈发严酷,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公开化。在母国的支持下,美国华人也曾举行大型的抗议活动。

美华史记 | 排华法案的第一个十年 Read More »

美华史记 | 十九世纪的女性华人及佩奇法案

19世纪的女性华人是美国华人社区的特殊人群,她们有的是保姆、洗衣工、或淘金工。这群人构建了华人社区的第一批家庭。卖淫在美国西部的很多民族中相当普遍,华人妇女也有很多妓女。美国立法系统通过《佩奇法案》禁止所谓的廉价劳动力及不道德的亚裔妇女进入美国。歧视华人妇女的藉口是其妓女形象,传播性病,并颠覆美国的婚姻道德观。凭藉对女性移民的限制,联邦政府成功地阻止了华人人口的增长。

美华史记 | 十九世纪的女性华人及佩奇法案 Read More »

美华史记 | 排华法案的第六个十年

日本侵华战争的风云使美国华人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积极地投身于抗日宣传及反日战争之中。1941年底美国政府对日宣战后,中美两国紧紧地团结在国际反法西斯的同盟里。满载重负的美国华人挺过恶劣的排华政治环境,终于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实体,赢得尊重和同情。怀着对华人厚重关怀和深切同情的赛珍珠夫妇带领“废除排华法案公民委员会”向各方宣传和游说。他们的不懈努力对美国政府废除长达61年之久的《排华法案》起了重要的作用。

美华史记 | 排华法案的第六个十年 Read More »

美华史记 | 排华法案的第三个十年

1882年的《排华法案》关闭了华人合法移民的大门,从此以后,不少华人被迫开创了非法移民的历史先河。他们越过墨西哥或加拿大边界,或在不设防的海岸登陆。为了阻止非法移民越境,美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南边墨西哥边境加强警戒,而在北边加拿大则实施边境外交。这样的南北“筑墙”有效地阻止了华人的非法偷渡。尽管如此,一些华人还是利用美国法律的某些漏洞“成功地”获取居住权,甚至公民权。在《排华法案》的第三个十年,许多美国华人开始尝试跨国参政。他们在保皇会及中华会馆的领导下,号召并捐款支持大洋彼岸的抵制美货运动,也在洪门致公堂的带领下揖款支持并亲自参与国内反满革命。1912年,当《排华法案》步入第四个十年之时,中华数千年帝国的最后一个皇朝终于宣告覆灭。

美华史记 | 排华法案的第三个十年 Read More »

美华史记 | 排华法案的第二个十年

1892年,美国政府再次推出了《吉尔里法案(The Geary Act)》。该法案不仅延长了1882年出台的《排华法案》,而且更要求“每名华人居民都要注册并佩戴居留证,此证被华人称为“狗牌”。至此,排华进入了第二个十年。但是,在中国清政府、领事馆及中华总会馆的支持下,华人奋起反抗,拒绝配戴“狗牌”,开展了一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公民抗命运动。

美华史记 | 排华法案的第二个十年 Read More »

美华史记 | 回顾沉重的“黄祸”

中国曾经是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也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但是清朝后期中国国力衰衰竭,民不聊生。西方列强为了鱼肉中国,制造了黄祸 (Yellow Peril) 一词,用它把中国人描绘成野蛮,愚昧,落后,残暴的劣等人,煽动人们对中国人的恐惧与仇恨。黄祸一词给海内外的华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美华史记 | 回顾沉重的“黄祸”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