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史记 | 美国华人的首次跨国参政

欣欣然

1882年5月6日切斯特·亚瑟(Chester A. Arthur)总统签署了“排华法案”,禁止所有技术或非技术性的华工移民,违者将被监禁并驱逐。[1] 1892年,美国政府再次推出了《吉尔里法案(The Geary Act)》,要求“每名华人居民都要注册并佩戴居留证,此证被华人称为“狗牌”。在中国清政府、领事馆及中华总会馆的支持下,华人奋起反抗,拒绝配戴“狗牌”,开展了一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公民抗命运动。最后,中美两国达成贸易协议,中国清政府为了经济利益抛弃了海外华人。失去国内政府支持的中华总会馆也只好号召华人遵守《吉尔里法案》,以求自保。[2] 虽然有清政府的背后撑腰,但这是华人在美国本土上发动的一场运动。他们在这一参政实践中学会了如何组织大型的群众运动,为20世纪的跨国参政打下了基础。

1902年,“排华法案”变成了无限期。[3] 美国华人首次尝试跨国参政。 “政治诉求” 相反的两派组织分别发动了一场跨国参政运动——保皇派发动并支持母国的抵制美货运动;反清派积极投入国内反满革命。前者以失败告终,后者的反帝革命取得成功。

无论成败,华人的跨国参政努力并没有给海外华人带来直接可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升和改善。事实上,他们利用美国的法律机制通过打官司部分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4]。

抵制美货反对“排华法案”

针对种种歧视,华人经过多次抗争失败之后转向母国求救。 由维新变法失败而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建立了保皇会,他们和中华总会馆一起呼吁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民用抵制美货的方式向美国施压,要求美国更好地对待华人移民[5, 6]。

保皇会是抵制美货运动的发起者,早于1903年保皇会就广泛宣传“抵制”这一理念,动员上海商人向清政府官员施加压力,支持抵制行动,明确抵制的意义,并通过通过报纸传播这一思想。4月底5月初时, 康有为从洛杉矶向各地保皇会领导人发电报,要求大家向政府施压。康有为说,这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5, 6]。

图1:保皇会总裁康有为 (1905, 左,by Elmer Chickering)和副总裁梁启超 (1910, 右)。

康有为的弟子、保皇会副总裁梁启超也主张从民间抵制美国商品,他认为“如果公民不提供后援力量,政府可能因为软弱而贻误运动”。的确,尽管清廷反对美国的对华移民政策,但政府太软弱,无法抗衡美国政府。

美国华人通过慷慨的捐款间接地参与国内的抵制美货运动,他们捐出的资金经过多种渠道送到上海、广东和香港等地。他们还向满清国人民生动地描述了“排华法案”给在美华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和伤害,及时介绍了美国国会关于对华移民问题的立法现状。有的美国华人甚至还回到中国大陆分享他们在美国的遭遇。清朝的国人因同胞在美国遭受的虐待而愤怒,并准备采取实际行动支持在美同胞[7, 8]。

1905年5月,当美国全权代表罗克希尔(William W. Rockhill)抵达北京进行中美条约谈判时,中华总会馆和美国保皇会向中国政府各部门发出电报,敦促其不要签署任何可以限制中国移民的条约。

 5月10日,上海商会董事会商定响应号召、抵制美国商品。随后,商会领导人曾少卿发出电报要求全国二十一个城市的商人协会联合采取行动。这一号召得到积极而热烈的回应,全国反美情绪沸腾。

紧接着,上海商会向美国提出一个限期二个月内重新评估对华移民政策的条件。如果这-要求不被满足,美国将面临大规模经济抵制。

1905年7月16日,截止之日前四天,一位名叫冯侠伟(音)的华人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前自杀身亡。他遭到波士顿移民官员错误地逮捕并遣返。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用死亡抗议他在美国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 他一夜成为英雄。这一事件的发酵,促成7月20日开始的对美国商品的大规模抵制。[5]

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群众和平抵制运动。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四川,湖北,江西,吉林,浙江,陕西,山东和河北在内的大部分中国城市举行,涉及各界人士和社会各阶层商家,学者,学生,劳动者,妇女和儿童。商家停止订购或出售美国商品,如棉纺织品、石油、火柴、香烟、面粉以及日常使用的其他物品:肥皂、蜡烛、化妆品、五金和文具。美国船只不能在码头卸货, 报刊报社拒绝刊登美国商品的广告。学生和艺术家们利用艺术创作或文学作品描述华人在美国的苦难,用以反对“排华法案”。[7, 8]

抵制不仅在中国内部延伸,而且也延伸到菲律宾、新加坡、日本和夏威夷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团体。1905年7月至9月期间,中国的抵制运动达到了高潮。美国损失了价值约30-40百万的交易。[8, 9, 10, 11]

美国政府不得不介入, 给清政府施加压力。清政府的态度也从同情到怀疑,甚至转为敌意。因为这种抵制可能会变成反政府运动。运动一开始,舆论直指中国清政府的软弱,不能够保护其海外人民。高潮过后,商人特别是和美国有商务往来的商人逐渐淡出了抵制运动。抵制美货有损中国商人的经济利益。[5, 9]

当时,美国对待中国的政策是在贸易上开放,而移民政策上关闭。虽然看似很矛盾,但是这种矛盾还是被中国认可的。开放的贸易对中国来说经济利益很大,中国已经不再对局势具有掌控能力,清政府只能寄希望于满足贪婪的经济利益。[5, 9] 清政府不介意美国华人在美国的命运。

轰轰烈烈的运动在1905年底和1906年初草草收场结束。这场反美抵制运动虽然没有动摇“排华法案”,但美国商务部长梅特卡夫(Metcalf) 及总统罗斯福(Roosevelt) 明确指出美国对华人的待遇不公正。罗斯福总统签发总统令, 命令移民局停止针对华人的不公正的行为, 强调“排华法案”只是针对劳工, 不应该扩大[8, 12,13]。

1905-1906年的反美经济抵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 对美国华人来说,它确实阻止了一些人在唐人街针对华人的袭击。[14] 同时它改变了一些针对华人的歧视性的做法。例如不再用根据身体标志及测量来判断罪犯的方法(Bertillon)来分辨华人移民是否会做假[12,13]。
  • 对保皇党而言,这一运动体现出中国公民参与民族主义事业的潜力,也测试了保皇会的行动力以及其报刊的影响力。
  • 在中国本土方面,国人的这种反抗精神使得中国官员,文人和本土商人倍受鼓舞。标志着中国大众政治和近代民族主义的开始。
  • 这一运动的确是一次跨国间华人的团结合作。在当时清政府软弱无力时,海外活动家尝试性地帮助并引导了母国的民主和政治。

筹饷反帝

1901年9月9日,清政府继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后,又一次签订了《辛丑条约》。曾经昌盛的清帝国经历漫长的近三百年的历史之旅,也跟其他历朝历代帝国统治一样不得人心,对外软弱对内暴虐。反清的火焰从中国民间升腾,蔓延到了海外华人。

1903年,年近三十七岁的革命党人孙中山辗转欧美鼓吹革命,10月5日抵达夏威夷的檀香山。孙中山虽是朝廷钦犯,可是檀香山与清廷无邦交,所以孙中山没有安全问题。但是当时大多数的美国华侨支持保皇会,孙中山的家乡广东香山县人也以其为耻,使得他的革命工作暂时陷入困境[15]。

构成早期华人的移民群体是以氏族或胞族为基础。投身于堂会或帮派,就可得到保护和帮助。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贯穿了移民华人历史的始终。

洪门是一个反清帮派组织。洪门传入美洲旧金山叫洪顺堂,后更名为金山致公堂。百年前,南北美洲各大城市的华人社会中,十之七八是洪门会员。洪门会员包含了各阶层人士,入会先由老会员介绍,高层批准,再开台做戏才验明正身[16]。

洪门致公堂盟长黄三德恰和孙中山的胞兄孙眉是朋友。1903年黄三德亲赴檀香山会见孙中山,并修书致檀香山国安会馆各昆仲,保举孙中山入会,当上“洪棍”。翌年1904年3月31日,孙中山由国安会馆集资资助,乘“高丽”号船前往美国旧金山[15,16]。孙中山的美国大陆之行,以宣传革命和募集捐款为目的。

图2:孙中山1904年在美国入境时被捕。据说孙中山入境时使用的是用纸儿子申请到的美国护照。美国移民局档案中的孙中山照片。

盟长、分堂盟长是“执政者”,真正的权威和灵魂,以帮会的名义行使权力。帮会的成员绝对服从。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看懂帮派的政治和历史及其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支持革命并掀起这场筹饷运动的就是洪门致公总堂盟长黄三德。他在1904年为筹饷游走了30多个大中城市,历时半年。

图3,1911年孙中山(右二) 和 黄三德 (左二) 在芝加哥,by Huang Wings Shingao.

司徒美堂是美洲属洪门致公堂旗下的安良堂侨领,波士顿致公堂的总理。当黄三德1904年为筹饷游走时,将其介绍给孙中山。从此,司徒美堂也成为忠实追随孙中山的华侨领袖之一,多次组织从人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国内的革命活动。这一年,黄三德41岁,孙中山38岁,司图美堂36岁。

黄三德为了支持孙中山在美洲宣传革命,改组致公堂机关报《大同日报》,修改章程,提出致公堂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划清了致公堂与保皇会的界限 [16]。

从1906年到1907年的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大辩论后,海外华人开始转向支持革命党。而大辩论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民报》对抗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保皇立宪改良派的《新民丛报》。[17]

1907年,黄三德筹得的7000多美金作为孙中山镇南关起义的经费。同年12月,黄三德听取了洪门致公堂其他人的提议后,把温哥华、维多利亚、多伦多等埠的分堂楼宇变卖或按押,筹得巨款数十万美金,供孙中山作革命活动经费。 [18]

1911年3月29日,黄三德到芝加哥与孙中山会谈。谈话间革命党人黄兴来电,告知广州起义失败的消息,为解救逃往香港的同志,急需款项10万港币。黄三德马上返旧金山市,召开致公堂各叔父(致公堂领导)会议,筹足款项 [16]。

为了配合革命并及时提供经济援助,1911年夏季,洪门筹饷局正式成立、选举朱三进为主席,罗怡为副主席,黄任贤、关缉卿、刘菊可为中文书记,唐琼昌、黄伯耀为英文书记,李公侠为司库,黄三德为总监督。洪门筹饷局号召华侨踊跃捐资,全美洲各地分堂认捐。[19]

孙中山多次起义失败后,美国华人在洪门致公堂的带领下继续捐款支持。除了提供经费支援革命活动,有人还回到家乡建立革命组织,为十月武昌起义出力。

黄三德是孙中山的有力支持者。据黄三德回忆,在辛亥革命之后,自己“连日筹划,用各埠致公堂、各华裔团体的名义,一日发数十封电报,支持孙中山任总统。电报之费逾千”。 [18] 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晚上10时,在南京总统府举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

经过北洋统帅袁世凯与南方革命军的妥协,末代皇帝溥仪被迫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四年)颁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国268年的帝制清王朝就此宣告结束。

结语

海外华人和母国关系的变迁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早在明朝时期,多数移民集中在东南亚,他们被认为是“海外弃民“、逃亡犯,罪犯、汉奸。清政府最初严格禁止移民出国,海外华人的形象更加负面,是“洋人”的汉贼,有可能与洋人串通合作。在清政府看来,移民海外就是违反了法律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当时清廷认为卑下的商人和劳工不配受到清帝国的保护, 华人在异国他乡遭到屠杀也是他们自找的,与国家、政府没有任何干系。这种漠不关心的政府态度使得成千上万的海外劳工在他国的土地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欺辱​。[20, 21]  

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西方各国强迫清政府允许契约劳工出国,大量华人移民美国。这时,清政府才开始同情华工移民的境遇。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清政府遇到经济困难时, 一些官员意识到可以向海外华人募捐款项以帮助国家​,这样,政府和海外华人的关系变得密切起来,清朝官员帮助保护华人在海外的权益。 1893年,清政府彻底废除禁止移民出国条例,这一政策维持到1912年清朝覆灭。海外华人也被认为是体面的“中华子民”、商绅 [20,21]。

当美国华人在1892年抗议佩戴“狗牌”及1905年发动中国抵制美货运动时,原本是希望利用母国的影响力废除“排华法案”,但是, 清政府不仅没有给海外华人提供有效的支持,反而通过牺牲他们的利益以换取国家暂时的经济利益。同时,在美国反华运动的高峰期,清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 无暇自保的窘境,中国的综合国力太弱,美国完全可以无视中国官方的任何抗争。

在美华人也幻想母国强大起来后,华人在海外就会得到尊重。他们在洪门致公堂的带领下揖款支持并亲自返回母国,参与国内反满革命。事实证明,当中华数千年帝国的最后一个皇朝土崩瓦解后,美国华人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母国都没有获得切实的自身利益。

在排华的大形势下,海外华人的反排华努力如车水杯薪,不可避免地遭到抢劫、枪击和刺伤,他们的房舍被烧毁,在驱逐中逃离。面对不公正的“排华法案”,华人开始拿起法律武器,争取合法权利,与白人势力展开较量。在持久的诉讼中,不少美国官员对华人的诉讼能力相当畏惧。虽然华人不被赋予公民的身分,不允许参加选举,但是他们利用美国的法律机制通过打官司部分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4]

本文由方强编辑。

Reference:

  1. “The People’s Vote: 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 U.S. News & World Report.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8 March 2007. Retrieved 5 May 2014.
  2. Geary Act (Fifty-Second Congress. Session I. 1892) and McCreary Amendment (Fifty-Third Congress. 2d Session.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Report No. 457.)
  3. Erika Lee,  “At America’s gates : Chinese immigration during the exclusion era, 1882-1943”.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7).
  4. Pfaelzer, Jean. Driven Out: The Forgotten War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 Yunqiu Zhang “Chinese boycott of 1905” http://immigrationtounitedstates.org/421-chinese-boycott-of-1905.html
  6. SIN-KIONG WONG “Die for the Boycott and Nation: Martyrdom and the 1905 Anti-American Movement in China”.Modern Asian Study. Volume 35, Issue 3 July 2001:P565-588
  7. Chinese boycott of 1905 http://immigrationtounitedstates.org/421-chinese-boycott-of-1905.html
  8. Iris Chang, “The Chinese in America: A Narrative History” (Penguin, 2003),:  P142-144
  9. Michael Hunt, The Making of a Special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o 1914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234-41.
  10. 10.  Guanhua Wang, “In Search of Justice: The 1905-1906 Chinese Anti-American Boycott”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11. Shih-Shan H Tsai,  (1976). “Reaction to Exclusion: The Boycott of 1905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Awakening”. Wiley.com.
  12. Lee, 2007: P85
  13. Lee, 2007: P126
  14. B Tong, (2000). The Chinese American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P52-53.
  15. 金开城主编,“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吉林文史出版社)
  16. 五洲洪门致公总堂 http://www.gheekungtong.org/about.html
  17.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 2009-12-22 13:28. http://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agzy.youth.cn/xzzh/llzs/200912/t20091222_1118095.htm
  18. 陈素敏:“洪门大佬”黄三德:一生写就《洪门革命史》
  19. 邹佩丛, ‘美洲中华革命军筹饷局 筹款情况研究” 一一以《美洲金山国民救济局 革命军筹饷征信录》为中心 http://jds.cssn.cn/webpic/web/jdsww/UploadFiles/ztsjk/2010/11/201011041428068204.pdf
  20. Philip A. Kuhn, 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Phoenix Publishing and Media Group./他者中的华人,江苏人民出版社。
  21. Peter Kwong, Kusanka Miscevic. “Chinese America: The Untold Story of America’s Oldest New Commiunity.”(the New Press, New York, London, 2005): P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