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孝先(William Tang)
(亚利桑那华人历史协会副会长)
编辑:方强 (Qiang, Fang)、苏欣 (Xin Su)、婕妮(Jenny Z)
1940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人口有六万五千四百人,而华人仅有四百三十一人。据现有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凤凰城有七十四位华裔青年应征加入美国军队,分配到海军、陆军、空军和特种部队服役。他们勇赴欧洲战场、亚太战区和中国-缅甸-印度战区,与德国、日本法西斯决一死战。本文将介绍他们中的一部分。
他们中有五位军人捐躯战场;有六位军人到中国抗日前线,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寇;有四位参加了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成为飞虎队员。有一户邓姓人家,兄弟四人都参军了,人称“一门四杰”。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激励着后人。
缅怀英勇牺牲的先烈
在菲律宾与日军作战中,5位亚利桑那州的华裔军人为国捐躯。
Don C. Tang: Don C. Tang 1943年8月加入美国陆军航空兵,成为一名C-46运输机机组人员,在第13空军部队中执行任务,得过7枚勋章奖牌。1945年7月17日,二战胜利之前1个月,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因天气恶劣,飞机撞山,与其他4位华裔机组人员一起不幸遇难,牺牲时年仅20岁。
Quon Tung Don: 1945年5月26日,Quon Tung Don驾驶运输机,与4位乘员从菲律宾飞往帕劳岛时,因事故失踪在茫茫海天之中,再也未能联络上。
Edward Yin Ong: 1942年Edward Yin Ong加入美国空军,受训后成为飞行员,于1943年被派往太平洋战区,加入位于菲律宾的美国空军第375运输部队中的55运兵中队,多次执行任务,获6枚勋章奖牌。1945年3月26日不幸牺牲。
James Sing: James Sing:James Sing是陆军航空兵,1944年11月18日,死于日本帝国的零战。所谓零战,就是指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力舰载的零式战斗机。零战服役时,正值日本皇纪纪元2600年,因而得名。
Sing Y. Yee: Sing Y. Yee的资料仅仅记载他是1944年12月牺牲的。
飞虎队员邓桐臻
邓桐臻(Albert Ong)1941年当兵,1942年前往战斗机械部学校学习。二战中先派往印度卡拉奇,后派往中国,成为美援华第14航空队飞虎队的情报参谋,转战昆明、湖南等地。他因为懂中文,就由他教导中国军人学习军事战斗技术,打击日军。四年半的军旅生涯,让邓桐臻官至上尉,得过8枚勋章,包括崇高勋章、宝鼎勋章、抗战纪念勋章等。
在军中二十年的华裔军官关卫理
关卫理(William K. Toy)1940年加入美国陆军,在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接受战前训练,1942年被派往被巴拿马,后经过北非和波斯湾前往中国。1943年至1944年,去印度训练中国军队。之后,到缅甸北部的作战司令部,并在滇缅战役中于缅甸北部和中部打击日军。关卫理战功彪炳,得过亚太区征战勋章、二次大战胜利勋章等5枚勋章。关卫理在军中服役长达二十年,官至上校。
进名人堂的华裔军官邓心平
邓心平(Thomas Tang)1922年1月11日出生在凤凰城。二次大战爆发后,邓心平应征入伍,进后备军官训练团,成为美国陆军一名中尉。1942年,他被派往中国,在中缅边界、云南、广西等地帮助中国完善军事设备,并从日军那里收回相关设施。
邓心平退役后从政,1962年担任亚利桑那州高等法院法官。1977年成为首任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
邓心平因从军报国功绩卓著,和对社会的优异贡献,入选亚利桑那州退伍军人名人堂,全州只有三位华裔军人入选名人堂。
航空兵烈士詹姆斯 • 余
詹姆斯 • 余(James Sing)是曾任美国联邦大法官的邓心平的舅舅。詹姆斯1942年6月服役,加入美国陆军航空兵。他开始去得克萨斯州的北美航空学校,接受B-52轰炸机的技术训练。4个月后,他和飞行机组人员去加州进一步培训。
1943年4月,他们所在的第345轰炸中队接到命令,出发前往南太平洋。1944年11月9日,在菲律宾的莱特岛上,詹姆斯和其他345位地面梯队战士一起,在托马斯 • 纳尔逊自由号军舰停留两周时间,等待缷下船上的货物。1944年11月18日,日本帝国的神风突击队驾驶着零式飞机前来袭击,飞机在艙门口投下炸弹,被炸断的三十噸主臂砸落一旁。接着这架装满燃料的飞机撞在甲板上爆炸,船上到处溅滿汽油,并立即爆炸起火。345位官兵中89位被炸死或被焚烧而死,另有100多人受伤。詹姆斯被焚烧的汽油夺去了年青的生命。
双语通讯员余毓銓
二次大战中,亚利桑那州华裔军人中有很多无名英雄,余毓銓(Jack N. Yee)就是其中一位。余毓銓1942年2月加入美国陆军,经过训练后,成为食品后勤军士。
1944年7月,时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约瑟夫 • 史迪威将军,需要能讲会说中文的华裔军人,派往中国昆明做中美双方人员的通讯和沟通工作。于是有400位华裔军人被派往密苏里州的克罗德军营,接受通讯培训。余毓銓就是其中之一。
1944年7月,余毓銓完成培训后,和400名华裔军人一起派去3137号信号服务公司。之后他们坐船通过苏伊士运河,经中国去印度。到达印度孟买后,被派到加尔各答。其中训练有素的300名华裔军人被派往中国担任通讯员,余毓銓和其余99人则送去印度首都新德里作后备。就在他们等待命令的时候,二次大战宣布结束。余毓銓在二战中获得3枚奖章,1945年9月8日退役。
投弹和飞行控制特种兵关护理
关护理(Grey Toy)1942年服役,加入美国陆军航空兵,为特种兵。他是投弹瞄准和飞行控制专家。1943年1月,关护理进入俄亥俄州著名的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研习飞机仪器-导航-投弹瞄准器和自动飞行控制。1943年分配到北非战区。1944年至1945年12月,在中国服务于中美空军第14航空队,成为第20大队轰炸司令部的成员,协助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他获得包括欧洲-中东战区、大西洋-太平洋战区勋章等5枚奖章。
前线话务接线员邓作霖
邓作霖(Douglas L. Dong)1942年1月加入美国陆军,只在加州基地受训两周便赴前线。他从弗吉尼亚州新港出发,经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印度孟买,然后飞往中国云南昆明,进驻美国第14航空队,为前线话务接线员。10个月后,他前往贵州贵阳待8个月,后来又去湖南衡阳前线2个月,再到重庆9个月,一直待到中国抗战胜利。邓作霖1945年底光荣退伍。
陆军航空机械工程兵Don Woo
华裔军人Don Woo1943年入伍,为陆军航空机械工程兵,同年被派往澳洲,再到菲律宾,曾经协助部队打下日本零式战斗机,获铜星奖章。
餐饮服务飞虎队的Harry Ong
Harry Ong1942年2月2日入伍,成为美国陆军航空兵,在得克萨斯州接受训练。1944年4月,从弗吉尼亚州的新港出发到印度孟买,然后转至昆明,加入第14航空队的驻华空军特遣队。后来分配到中国上海,在那里他遇到他未来的新娘Jean。Harry Ong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他的军阶也只是中士,但他同样作出贡献,获得6枚奖章。
凤凰城邓家一门四杰
凤凰城一户邓姓人家的四兄弟,在二次大战中,都应征参加美军,人称一门四杰。
这邓家四兄弟按長幼次序,他们是邓粵昂(Robert Ong)、邓粵寅(Fred Ong)、邓粵鈿(Henry Ong)和邓粵銓(Frank Ong)。邓粵昂、邓粵寅参加美军后备队,留守美国本土,没有派遣海外。
邓粵鈿(Henry Ong)1942年当兵,开始被派往密苏里州、佛罗里达州等地学习军事通讯技术。随后,他被分配到亚利桑那州图森的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担任B-24轰炸机上的无线电通讯兵。他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作最后的训练后,被派往英国,分配到第487轰炸大队的837轰炸中队,驻扎于伦敦南部。B-24是当时的重型轰炸机,机上有多达9位的空军人员操作。他们常在夜间执行任务,通常要持续飞行8-10小时深入敌法轰炸。一次,B-24轰炸机被德国防空炮火击中,失去一个发动机。他们原来打算飞往就近的瑞士,二战期间瑞士是中立国,任何盟军士兵登陆瑞士不会交给德国人,但也不得不待在那里直到战争结束。于是他们决定不飞瑞士,冒险花了更多时间飞回英格兰,以便重返战场。
邓粵鈿参加过著名的诺尔曼底登陆战役。后来他们用B-17轰炸机参加战斗。1944年8月6日,邓粵銓执行第30次任务,去轰炸德国柏林的发动机工厂。这次任务完成后,他们就可以回美国整编。当时炸弹投中目标后,飞机不幸被防空炮火击中,飞机急墜,机组人员奉命跳伞,但所有美国军人被俘。邓粵鈿身上多处受伤。战友爱德华 • 赖歇尔受伤最严重,因为他是犹他血统,德国人拒绝为他治疗,次日就死了。
邓粵鈿被送往德国东部一个俘虏营。两车厢挤满战俘,他们几乎没有任何食物和水,受尽折磨。
1945年2月,为逃避苏军的攻势,德国人决定步行迁移整个战俘营。邓粵鈿与超过一万人的战俘开始了死亡之旅,步行一千英里,从德国东部走到西部。因战况不利德军,整个俘虏营又从西部折返东部。他们足足步行了一百多天,时值寒冬,沿途不少战俘死于冻饿与疾病。他虽大难不死,却受尽磨难。1945年5月4日,邓粵鈿被英军救出,重获自由。
战后美国政府授予邓粵鈿多枚奖章,有战争先锋勋章、二次大战胜利奖章等。邓粵鈿退役后,服务社会,担任过全美退役军人战俘亚利桑那州总指挥。2005年入选亚利桑那退伍军人名人堂(全州只有三名华人)。为表彰邓粵鈿在二次大战期间的贡献,2007年凤凰城市长菲尔 • 戈登(Phil Gordon)把1月16日定为邓粵鈿日。
邓粵銓1943年10月加入美国陆军,是一名野战炮手。1944年邓粵銓派往菲律宾,到过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天宁岛作战。邓粵銓参加了冲绳岛的作战。冲绳岛战役打响的前一天,邓粵銓所在的炮兵部队已经在离冲绳岛仅五英里的一个小岛上登陆并架炮。大炮威力强大,炮弹射程能打击17英里外的目标,火力复盖众多日军军事目标。3月26日,冲绳岛总攻战役开始,炮兵部队为美军登陆扫清障碍。之后,他随部队登岛,并全过程参与攻占冲绳岛的战斗。邓粵銓在二战中获得四枚奖章。
华裔海军Dong M. Hom
Dong M. Hom1944年2月加入美国海军,在爱达荷州新兵训练营经过8周培训,成为导航信号通信兵。后开赴太平洋战场,从中途岛战役再到硫磺岛战役中,给战斗的舰队补给燃料。
美军炮兵指挥官Robert E. Ham
战功彪炳的美国陆军炮兵指挥官Robert E. Ham,全程参与二战,到过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多个欧洲国家。他参加过包括诺曼底战役等多个重大战役,获得8枚勋章奖牌。
轰炸机维修机师Kun Dan Gong
Kun Dan Gong是一位B-24重型轰炸机的维修机师,转战欧洲战区,在英格兰、格陵兰、蒙特利尔、加拿大、冰岛等基地维修战机。参加过欧洲空中进攻,意大利战役,西西里岛战役,诺曼底战役。
诺曼底战役中的华裔伞兵关荣业
关荣业(Quan, Wing Yip)出生于1907年,二战时参加美军。他所在的部队是美军第101空降师,成立于1942年8月15日。它创建时之初,是一支空降部队,也是美国陆军的一支空中突击队。二次大战中它派往欧洲战场,首先参加诺曼底战役。
1944年6月5日夜,关荣业所属的第101空降师伞兵部队投入战斗,在位于卡昻和瑟堡半岛之间的诺曼底海岸跳伞降落,他们的任务是确保桥梁安全,切短德国军队通信及补给。
6月6日清晨,近三百万盟军士兵横渡英吉利海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登陆作战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展开。关荣业在101空降师里是名一等兵,二次大战胜利后,他获得包括欧洲-非洲战役奖章等四枚奖章。
密苏里号战列舰炮手余明德
余明德(Tom Bon Yee)1943年入伍,在圣地亚哥海军基地受训,其后派位南太平洋,到密苏里号军舰上服役,是一名炮手。1945年3月18日,密苏里号协同米切尔的快速航母特混编队,空袭了九州地区的机场和濑户内海的日本舰船。随后参加了进攻冲绳岛的作战。
二战结束后,派驻德国、日本执行任务的华裔官兵
二战结束后,亚利桑那州华裔军人中仍有官兵派驻德国和日本执行任务。技术兵Francis Wong派驻德国法兰克福。参谋上士Joe Quan在第1骑兵师第8骑兵团驻守日本。准尉Benjamin Joe所在第95步兵师留守日本。参谋军士Quin Fung 派驻日本神户。第65作战工程营的Jimmy C. Tang则派往日本大坂。
Francis Wong
二战结束后,亚利桑那州华裔军人中仍有官兵派驻德国和日本执行任务。技术兵Francis Wong派驻德国法兰克福。
Joe Quan
参谋上士Joe Quan在第1骑兵师第8骑兵团驻守日本。准尉Benjamin Joe所在第95步兵师留守日本。
Quin Fung
参谋军士Quin Fung 派驻日本神户。
Jimmy C. Tang
第65作战工程营的Jimmy C. Tang则派往日本大坂。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年2020年,历史的车轮已滚滚向前了75年。当年勇敢灿烂如明星的反法西斯英雄们,已渐渐远去。他们的不朽业绩,他们对美国、对人类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将永垂史册,激励后人。
亚利桑那华人历史协会会长张肇鸿(左)和二战英雄邓粤鈿(右)合影。
本文作者唐孝先(后排中)和二战英雄邓粤铨(前排右一)及其夫人(前排左一)合影。
Reference:
1,《飞虎战魂》,张肇鸿编著
2,Chinese Americans in Arizona by Dennis Yee, Frank Ong and Jennifer Yang
Title: Historical Record of Chinese Americans | Trace Chinese Americans of Arizona Who Fought in World War II
ABSTRACT
In 1940, there were 65,400 people living in Phoenix, Arizona. Among them only 431 were Chinese descendants. According to existing informatio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74 Chinese had been recruited and assigned to US navy, army, airforce, and special forces. They fought bravely against Japanese and German enemies in Asia, Asia-Pacific, Europe, and Africa. This article seeks to provide brief accounts of some of the Chinese servicemen’s war experiences. Five of them were killed in battles; six went to China to resist Japanese aggression along with Chinese military and civilians; four joined the 14th Air Force and became flying tigers. In addition, there were four brothers of the Ong family who fought in WWII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all survived.
Pingback: 美华史记 | 五月的声音 – 亚太传统月/AAPI Heritage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