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文
编辑:黄倩
提到阿拉斯加,你立即会想到的是什么? – 遥远边疆,游轮胜地,第49个州,壮观冰川,北美大陆的最高峰,绚丽奇异的北极光,也许还会有人说杰克伦敦的《白牙》,拉雪橇的狗。如果我问:你知道阿拉斯加华人的历史吗?他们的生活、故事, 他们对这块最后的边陲之地有过哪些贡献?
我想说:今天你乘游轮所到之处,就曾是他们挥洒血汗之地,也曾是他们被禁足、被驱逐之地。
真的吗?那么我们出发,一起去寻找阿拉斯加华人的历史足迹,从淘金年代开始。
谁是“中国乔”
阿拉斯加东南部曾经有一位人称“中国乔”(China Joe,1834 – 1917)的华人 ,他生活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淘金热时期。在荒无人烟风雪严寒的自然环境中,淘金客们将“人人为己”作为天经地义的座右铭。善良的 “中国乔” 却拒绝按照这个座右铭生活。相反,他拯救过许多处于绝望和饥饿边缘的矿工。到他长长的一生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说他是“阿拉斯加独一无二没有敌人的人”。
Figure 1中国乔,Alaska State Library-Historical Collections
中国乔的原名有多个版本。一种说法是叫李兴(Lee Hing),18岁时来到旧金山,曾是一个参加修建第一条大陆铁路的华工。大陆铁路建设结束后,多数华工留在加利福尼亚,遭受到种种歧视。中国乔离开加州北上,寻找更好的机会。最后他用修铁路的收入买了一张去阿拉斯加的船票(1)。
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原名Chew Ching Thui,于1834年出生于中国广东,1864年首次登陆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 BC)(2)。后来他曾搬到爱达荷州的Boise,从那里来到卡西亚尔(Classier)地 区,在戴斯湖 (Deasia Lake) 经营一家面包房(3)。在另一种记录中他的名字是HI Chung ,这也是他墓碑上的名字(4)。为免于混淆,本文用乔称呼他。
不准进入育空河流域
十九世纪下半叶,寻找黄金的人们沿着太平洋海岸向北移动。他们相信遥远的西北有金矿,怀抱希望的探矿者出现在阿拉斯加沿海通道 (Inside Passage),并寻找进入内陆的途径。后来,弗德瑞克 施瓦卡 (Frederick Schwatka) 少尉率领的美国陆军五人小队在当地奇凯特(Chilkat)部族帮助下, 开通了从海边上的戴伊(Dyea,在Skagway附近)翻过海岸山脉,沿着奇库特山路(Chilkoot Trail) 进入育空河(Yukon River)流域的通道。育空河从加拿大发源,先向北又转向西穿过阿拉斯加,流入北冰洋。从此,来自各地的探矿人怀着发财的梦想,通过这条路进入地广人稀的育空河流域。
加拿大当局保留了育空河流域居民点的人口记录。十九世纪末,在四十里店(Forty Mile)周围有260 个探矿者。其中的大多数是美国和加拿大人,也有北欧斯堪迪纳维亚人和英国人,还有一个阿拉伯人,三个亚美尼亚人,一个希腊人和一个智利人。但是 “探矿者们绝对是种族主义者: 当一群华人和日本矿工在戴伊下船时, 探矿者们开会投票不准他们进入育空”(5)。民主过程就这样被滥用,成为种族歧视的工具。
经历千辛万苦来到北方的华人们只得另想办法。他们不能进入内地,只能在狭小的海岸边谋求生路。
Figure 2 19世纪的育空河流域及进入流域的通道 (Map by S. Epps.) Parks Canada http://parkscanadahistory.com/series/chs/19/chs19-1e.htm
阿拉斯加东南部有条斯蒂金河(Stikine River 图3中红色)。1868年,美国在河口附近建造了一个名为朗格尔堡的军事哨所(Fort Wrangell),直到1877年这里才有常住居民。
Figure 3 斯蒂金河 (Stikine River) 发源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 (British Colombia, B.C.), 在阿拉斯加入海
朗格尔这个地方是靠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几次淘金热发展起来的。在1861年、1874年、1877年和1897年的淘金热中,商人们在这里兴建赌场、舞厅和酒吧,来赚淘金人的钱。1874年,曾有成千上万的淘金人沿着斯蒂金河进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卡西亚尔区(Cassiar District),1897年又前往克朗代克(Klondike) 。
风雪寒冬救助淘金人
乔来到朗格尔堡后买了一座小木屋,立刻用它开了个餐馆,为来探矿的人们和猎人们做饭。朗格尔堡有餐馆的消息传得很快,来吃饭的人称他为“中国乔”。越来越多的人听说这个地方,于是有人鼓动他开一家旅舍,这样探矿人在冬天不能进山干活的时候就有个舒服的地方休整。乔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但是他没那么多钱盖一座新房子。于是他购买了一艘废弃在朗格尔港的轮船“希望号”,在矿工朋友的帮助下,把它拉到海滩上,改建成一家餐馆兼旅舍。乔坚持对于所有的租客同等对待,不管他们当时口袋里有多少钱。有些在这个旅舍过冬的探矿人会在春天进山之前签一张500美元的欠账单,承诺在找到黄金时付清。乔祝他们好运,并告诉他们可以等有了钱再来还款。大多数人信守诺言,一找到黄金就来结清了账目。
Figure 4 1897年的朗格尔 (来自网页,公共资源)
沿着河流探金矿在某种程度上是碰运气的事。当时的做法是探矿人根据经验选中地点,插上标记宣告自己的采矿权。在规定的期限内登记后,在这一地块上开采出的黄金不管多少都归登记人所有。然而在同一条河流上两岸甚至相邻地点的黄金储量都可能大不相同。1872年,斯蒂金河上游卡西亚尔附近发现了黄金。最早在那里找金矿的人中有些是乔的朋友。为了回报乔以往的善意、帮助和信任,他们把一些地块的采矿权登记在“中国乔”的名下。乔得到消息后进山,随身带来了大量的补给品,计划在这里呆下去。
深山里淘金人需要的所有工具和食物都要从山外运进来。对他们而言,冬季开始前能收到供应商运到营地的补给,就是有了过冬的生命线。补给品必须用船运到斯蒂金河上游,然后在第一场雪之前沿山路运到营地。1872-73年的冬天气候恶劣,斯蒂金河上游比平常提前数周结冰,船运停止了。崎岖的小径深埋在积雪下,完全无法从陆路运送物资,淘金人期望的补给没有一份到达。被风雪隔离在淘金营里人们心里明白,这个冬天一定会十分艰难,挨饿也不可避免。虽然每个人都有黄金,但这小黄石头块什么也买不到。有两个人听说了“中国乔”带来了很多物资,就逼迫这个中国人将他带的食物卖给他们,打算再以双倍价格转售给饥肠辘辘的淘金人。乔不答应,两人一次又一次地提高报价,遭到一次又一次坚定而礼貌的拒绝。最后他们用武力威胁,说再不卖给他们,就要“杀死中国乔”。乔的朋友无意中听到了乔遭到威胁的消息。这两个人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和叫他们滚出去的命令。事实上,他们在春天到来以前无处可去,只能提心吊胆地仍然和其他人一起呆在营地里。乔知道,在这个风雪寒冬中,淘金人的生命就掌握在他的手中。他本可以要求他们用手中所有的黄金换取食物,使自己一夕致富。他没有这样做。反而把淘金营里的人们都召集到一起,把自己带来的面粉、咖啡、茶和糖等必需品平均地分配给了每个人。那两个威胁过他的人也得到了自己的一份。至于如何回报,乔只是要求大家等春天到来,预定的货物到达的时侯,每个人再把同样数量的面粉、咖啡、茶和糖还给他。靠着他的帮助,营地里所有的人都熬过了这个艰难的冬天。
卡西亚尔的金矿不丰富,不久乔回到朗格尔堡继续经营他的店铺,后来又搬到斯蒂卡(Sitka) 。无论在哪里他都和以前一样,从不乘人之危抬高物价。
1881年,听说朱诺(Juneau,1906年取代Sitka成了阿拉斯加首府)附近发现金矿繁荣起来。乔搬到朱诺,在主街和第三街的拐角处买了一小块地,开办了朱诺的第一家面包房。年复一年,阿拉斯加的淘金业逐渐从个人单打独斗发展到工业规模。中国乔拯救和帮助了许多饥饿的矿工,从来没有要求承认或回报。然而他的善意并未总是带来公平的对待。
Figure 5 工业化后的采金船,作者摄于育空。
危险的排华年代
1882年排华法案通过之后,驱逐华人的浪潮席卷各个城市,也延伸到了阿拉斯加。
Figure 6去留随你 Published by Keppler & Schwarzmann, 1886 February 24。国会图书馆收藏
1884年,与朱诺一水之隔的道格拉斯岛(Douglas Island)上的特雷德威尔 (Treadwell)金矿廉价雇佣了一批华工,引起白人工人的不满。他们抱怨说这些移民正在夺走他们的工作,必须把华工都赶出去。一个冬天的凌晨,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从华工的住房区传来,惊醒的人们发现一座房屋和邻近的几家商店被完全摧毁,幸好没有人受伤。次日,愤怒的居民集资五百美元,悬赏抓到罪犯将其绳之以法,后来赏金增加到一千四百美元。但是罪犯一直没有找到。
Figure 7 Treadwell 金矿, 1890 (公共资源)
1886年8月6日,一百多名暴徒来到金矿,将余下的华工们用枪指着驱赶到停在对面朱诺岸边的两艘帆船上,威吓说如果不马上离开就打死他们。目击者说这两艘帆船都没有轮机,华工们挤在上面无遮无盖,只有一些米作为他们在船上的食物。从朱诺到南边的下一个港口朗格尔约有150 英里,华工们在海上漂流十分危险。幸好一艘汽轮安康恩号(Ancon)经过,把他们搭救上船送回到朱诺。矿工们只好借钱回到旧金山。
一位名叫哈蒙(J. B. Hammond)的工程师见证了这场暴力,他对纽约时报说:这些华工都是在招收不到白人矿工的时候签了合约来到金矿工作的,金矿老板应该赔偿他们的损失。至于老板的损失可以找政府去讨要。暴徒们武力驱赶华工,迫使他们挤到不能航海的船只上,置他们的生命于不顾。此种恶行激起了普遍的不满。消息传开之后俄亥俄州前州长Holey,科罗拉多的主教Warren,芝加哥的名医Haven,以及最高法院大法官Waite 等都发声强烈谴责这种“非人道的野蛮行为”(6),但是当时没有人认为这是种族歧视行为。
人们不禁要问:那乔呢?他安全吗?就在那两艘帆船离开之前,有人大叫说朱诺还剩下一个中国人。暴徒们叫喊要抓住”中国乔”,把他送上即将开走的船。
乔在特雷德威尔矿区工作的朋友们听到之后,立即采取了行动。当暴徒们赶到中国乔的面包店外时,马路上已经拉起一条作为界限的绳子,一个男人站在后面的树桩上,正在讲述慷慨和善良的”中国乔”曾拯救了多少矿工的生命。拿着枪的支持者们从四面八方不断出现。当讲话结束时,暴徒们都听到了周围哗的一声拉开枪栓的声音。他们一言不发地撤退了。然而,这是朱诺历史上种族主义泛滥的一天。其他华人都被赶走,中国乔成为朱诺唯一的华人。
只有朋友没有敌人
独自一人留下来的乔仍然活跃在社区中。逢年过节,他打开店门摆好食物请大家一起庆祝。乔的店铺在朱诺的主要街道上。在朱诺通电之前,他经常在夜晚的窗前点上蜡烛,给路人照亮。当地人称之为“中国乔的灯塔”(7) 。 即使通电之后,他窗里的蜡烛依然常常亮着。烛光虽小,给经过的人心里送去的是一份关心和温暖。无论何时,进到面包房里的孩子们总会得到他送的饼干。年复一年,乔的善良慷慨和周到继续感动着周围的人。
乔在朱诺住了36年,一生中交了很多朋友,成为社区的重要人物。时光流逝老友逐渐凋零,几乎每次葬礼他都被请去担任荣誉护棺人。1889 年,朱诺市的创始人乔·朱诺在道森去世前明确表示,希望自己的遗体回到朱诺,并希望中国乔做为他的护棺人之一。 1917年5月18日晚,朱诺市民尊敬和热爱的中国乔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3岁。
当地人说:乔早就是个有钱人了,如果愿意的话,他本可以回到故乡中国,安居乐业。然而,他留在美国边陲阿拉斯加,善良无私一视同仁,对所有需要的人都慷慨帮助。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远离故国,生活在一个没有人讲他的语言或了解他的习俗的地方。尽管如此,他把朱诺当成自己的家,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公民,并被称为“阿拉斯加独一无二没有敌人的人”。
岁月如流,不过人们并没有忘记乔。1960年,在孩提时代就收到过中国乔的饼干的前朱诺市长查尔斯·卡特(Charles Cater)为乔制作了一块纪念牌。如今在阿拉斯加州立博物馆里我们仍可以看到中国乔的遗物,其中包括一把中国胡琴和他1887年成为阿拉斯加开拓先锋协会会员时的照片 (见图一)。在州图书馆的文档里,他是“淘金热时代最受喜爱的移民”(8)。 朱诺地方史专家马克·惠特曼(Mark Whitman)多年来收集有关乔的资料,并提供给阿拉斯加州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收藏。他的朋友皮特·迪令翰(Brett Dillingham)得知乔的一生经历后,写了一部关于乔的故事剧上演。惠特曼被乔的故事所感动,经常在乔逝世周年纪念日去给他扫墓。 “乔过去常去给朋友扫墓。他也一定希望有人为他这么做,”惠特曼说。“做你想别人对你做的事— — 那是他生活的黄金法则。”
Figure 8 中国乔的墓碑,位于朱诺长青墓园的开拓者区域内。原照:Tripp J Crouse/ KTOO
Juliana Hu Pegues 在她的最近出版的 【时空殖民主义:阿拉斯加的土著和亚裔之间的缠结】( Space-Time Colonialism: Alaska’s Indigenous and Asian Entanglements) 一书中有一章写到中国乔, 标题是 “最后边陲的虚拟故事:阿拉斯加淘金热和中国乔的传说 (Fictions of the Last Frontier: Alaska’s Gold Rush and the Legend of China Joe)(9)。她在概括叙述了中国乔的一生以及朱诺地方史对乔的记载后,认为从十九世纪末至今在阿拉斯加媒体和流行历史中大量重复的中国乔已成为一个民间传说 (folklore),而基于推想和重复的民间传说特别适合于讲述她称为的淘金期殖民时段。中国乔的故事与阿拉斯加传说中常见的粗豪质朴的个人主义形成鲜明对照:与”人人为自己”的格言相反,中国乔的行为是为众人的,突出地显示了他的无我。
参考文献
- LitSite Alaska | People of the North > Heroes and Scoundrels > Lee Hing, or “China Joe”
- I-Chun Che: Lonesome Land, Lonesome Land: | Hyphen Magazine May 1, 2005
-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hina_Joe
- Tripp J Crouse:100 years after China Joe’s death, Juneau historian remembers immigrant May 16, 2017, KTOO https://www.ktoo.org/2017/05/16/100-years-after-china-joes-death-juneau-historian-remembers-immigrant-pioneers-protected/
- Archie Satterfield, Klondike Park from Seattle to Dawson City, Fulcrum Publishing, 1993. pp31
-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24, 1896
- Lee Hing, or “China Joe”, http://www.litsitealaska.org/in
- China Joe and Other Foreign Miners. Alaska’s Gold. 1999. Alaska State Library http://library.state.ak.us/goldrush/STORIES/chinajoe.htm
- Juliana Hu Pegues: Space-Time Colonialism: Alaska’s Indigenous and Asian Entanglement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May 2021 pp 53
China Joe and Chinese Miners During the Alaska Gold Rush
ABSTRACT
As the last frontier, Alaska is viewed as a remote but exciting place. Each summer, hundreds and thousands of tourists visit its winding and misty coasts, magnificent mountains, and spectacular glaciers. It also is a place with rich and unique histories. Alaskans are commonly believed as more resilient, more adventurous people. Since the mid-nineteen century, prospectors edged northwards along the Pacific coast and appeared on the rivers flowing into the Insider Passage of Alaska. It was at this time that Chinese Americans began to move up to Alaska. However, when a group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miners landed at Dyea, they were barred from entering the Yukon basi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glance at the lives of Chinese Americans in the Gold Rush era through the experiences of China Joe, a merchant, a miner, and a baker. His early life was closely tied with miners. He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settlers of Juneau, the Capital of Alaska. There he survived waves of the Chinese Exclusion movements, lived for thirty-six years, and became a prominent citizen of Juneau. By the time he died, he had the reputation of “the only man in Alaska without an enemy.”
1867年美国买下阿拉斯加,5年后就在此文写的华工地点Sitka发现了黄金. 华人是不是美国边疆开拓者呢?我认为当然是。华人参加北极探险,加州,阿拉斯加最早开发,整个太平洋沿岸最早开发都有华人。难道之友白人才配尊为这个国家开拓者?
华人当然是,内华达州就把华人尊为五个建州先驱族裔之一,有“华人喂饱内华达”之说。美华史记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更多的州、更多的人了解华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