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文 (Zhida Song-James)
不久前,华盛顿邮报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个调查:什么是美国人民共有的核心价值?换句话说,是什么将政见不同背景各异的美国人民连接在一起?一位来自犹他州的年轻妈妈说:“我们国家最好的一个特征是多元化。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你就能看到经历到各种各样的生活。”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阿金是一个被华人父母遗留在大洋彼岸的女孩。她的一生就是不断走出熟悉的圈子,不断开扩视野,接触不同人群,因而多姿多彩的一生。
遗留在大洋彼岸的女孩
高耸入云的Sierra Nevada 山脉分隔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两州,1849年发现的金矿将大量寻求暴富的人吸引到雪山西侧,今天仍然留下许多淘金营地遗址。雪山东侧的内华达则是名副其实的银山,迄今仍是全美累计产银最多的州。1859年内华达西北部的淘金人发现了储量丰富、品质极高、以银为主的Comstock矿脉。随着银矿的迅速开发,依矿建立的大小城镇拔地而起,其中最著名的维吉尼亚城(Virginia City)全盛时期曾经是芝加哥到西海岸之间最大的居民点之一。
Ah Cum (阿金, 音译)1876年出生于卡森城(Carson City),原姓 Yee (余)。阿金的父亲Non Chong Yee是卡森城华人的头面人物之一。1870年,华人已占卡森城全体人口的23% [1]。但是Comstock矿山的矿工工会不准华人直接进入采矿行业,他们只能转向其他行业找出路。当时大规模的银矿开采已呈现出现代工业的雏形,德国采矿工程师Phillip Deidesheimer发明的方框支撑采矿法使巷道深入山体,能安全地采掘出埋藏很深的高品位优质矿石。此法需使用大量木材。1870年后的十几年中,华人在当地的木材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将近70%的伐木者是华工 [2]。Non Chong Yee从伐木者起步,逐渐成为一家主要的华人公司Quong Hing and Company 的合伙人。在商场上他一直使用Sam Gibson 的英文名字。没有找到这名字来源的任何原始记录,有关卡森城华人的历史资料里只记录着他们夫妻在华人区拥有四座房产。Sam通英语,和华人以外的铁路、 木材等主要公司都有密切商业往来。除了做自己的生意他也当工头,替不通英语的华工处理找工作、签合同、交税等事务,在华人中间以及整个商界都有一定声望 [3]。有这样的家境,阿金的童年衣食不愁。
1882年的《排华法案》通过以后,华人的处境日益艰难。1885年,卡森城排华者掀起抵制华商的浪潮,在华人区纵火,企图将华人赶走。Sam 的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他觉得要保住多年辛勤积累下的财富,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离开这里,返回故乡。1885-86年间他们夫妇先后离开。他们带走了阿金的两个弟弟,却将十岁的阿金留在了朋友Hong Wei Chang和Bitsie Ah Too的家里。是走得太匆忙还是另有其他安排?我们无法得知;唯一能证实的是从此她永远地留在了大洋彼岸,终其一生再也没有见过生身父母。
收留阿金的那对夫妇没有子女,靠在Bodie开洗衣店为生。Bodie地处八千多英尺的高山上,当时是一座新兴的金矿城,现在是加州历史公园。高峰时期也曾有过几百名华人,华人区里甚至有道教庙宇。1877年内华达州学校系统允许华人孩子和其他族裔一样享受公立学校的教育,阿金的养父母把她送到当地公立学校上学。学校里的课程以及与其他族裔孩子的交往使她掌握了流利的英语,有空时她也不时帮助白人邻居做点杂事,在耳濡目染中熟悉了欧裔家庭的生活方式,习惯了与其他族裔的往来,为她以后走出华人区的圈子打下了基础。
两年之后,阿金跟随养父母搬到了Hawthorne. Hawthorne位于沃克尔湖(Walker Lake)东南,是通往附近各个矿区的铁路枢纽,来自德国、爱尔兰、以及南斯拉夫等地的铁路工人、矿工、机车修配、金属加工厂工人等各色人等来来去去,华人开的商店和包餐旅舍应运而生。1890年十四岁的阿金在这里嫁给了Chung Kee,一个比她大二十八岁的华人店主。Chung Kee (原名Gee Wen Chung)是通过亲戚关系来到美国的,具体时间没有记录。他在亲戚家开的店里打工,”Kee” 其实不是他的原姓,而是从商店名字“某记”而来。 他在美国一直用这个名字,婚后的阿金也就成了纪阿金[4]。从他们的结合中我们得以管窥当时华人的婚姻状况。1890年,内华达华人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是33 比1。做父母的当然愿意把女儿嫁给生活稳定、比较富有的男人,不能排除彩礼也是一个考虑因素。男人为了达到相应经济水平必须经过多年努力,结果就造成新郎新娘的年龄有相当大的差距。Chung Kee的日子过得不错,Hawthorne地区的各族裔矿工和铁路职工都到他的商店购买日用品。内华达州的居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来自世界各国,与此相应的法律对移民相当宽松。所有居民无论国籍、种族、肤色都可以拥有矿权,也可以自由买卖或把自己名下的矿权地出租给别人开采 [5]。Chung Kee 就一直作着这类生意,从中赚了不少钱,在地方上也有一定名声。当地报纸沃克尔湖公告(Walker Lake Bulletin)报道了他们的婚礼,称阿金是“漂亮的小女孩”,特别强调她“说、读、写英语就像使用母语一样熟练”[6]。
沃克尔湖畔的女农场主
内华达州流传一种说法:华人使内华达吃饱吃好 (Chinese Helped Feed Early Nevada) [7]。Sierra Nevada 的雪水通过东沃克尔河流经Hawthorne这块终年少雨的土地,勤劳能干的华人就利用这一线细流发展起旱地农业。Hawthorne 居民都知道Chung Kee就是“那个推车卖菜的汉子”[6]。在荒漠中开垦出一片种菜的农场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了这家名为“中国菜园”的农场,镇里人就可以吃到新鲜的番茄、豆角和菜瓜。Chung Kee因此成为社区中不可缺少的人物。结婚之后他家的生意扩展到开餐馆和给单身工人提供食宿的包餐旅舍,自家农场的菜除了卖还供给餐馆和包餐旅舍的人食用,有了多余的阿金就做成蔬菜罐头留到淡季。人们常看到在南内华达强劲的春风里,阿金和挑着水桶的丈夫一起栽种新生的菜苗,小心翼翼地把罐头盒罩在菜苗上避免风干;在夏天炙热的阳光下,阿金带着她的孩子们在菜园里除草、捉虫,缺水的季节里他们把每一滴雨水都收集到大木桶里,再一滴滴地浇到菜根上。人们也看到她站在地里默默地看着孩子们劳作、嬉戏,也许是回忆起了她自己的童年和想念着远方的父母弟妹?
这段时期里阿金一家的生活里出现了另一个族群:沃克尔湖畔的印地安人。他们属于Paiute 部落,多年来一直自由地在亚利桑那、犹他、加利福尼亚南部和内华达南部居住迁移,狩猎、采集过着漫游式的生活。淘金热开始以后,大片土地被白人占领, 联邦政府企图迫使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将他们局限在印第安保留区内以养牛或种地为生。1860年建立了沃克尔湖Paiute人保留区。 Paiute 人不愿接受这种强加给他们的生活。有些人走出保留区找活干,伐木就是其中之一。也有的人把本来是采集自用的松子卖给白人,发现是一项很赚钱的买卖,于是以卖松子为生。数年之内松树变成了铁路枕木和巷道支架,松子也一去不再重生。养牛牧场按季割草,他们赖以为生的草籽还没成熟就消失了。生态链的破坏就这样使他们无法再以原有的方式生存下去,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我们不确知这些Paiute 人是怎样与阿金一家相识的,也许一开始就是到纪家商店来买日用品吧。根据印第安事务局的史料,这个善良的华人家庭知道了Paiute人生活的困难和窘迫,开始教他们在干旱环境下种地和灌溉的方法。民以食为天,学会种地后Paiute人的生活大大地改善了,记录中也称赞阿金一家对印地安保留地的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4]。
从1893到1906年,阿金生了六个孩子。1909年62岁的Chung Kee去世了, 葬在Hawthorne 小小的华人墓地。抚养儿女的责任落在了阿金一个人身上。她带着孩子继续经营中国菜园,农忙时雇佣几个季节工,卖菜送菜由十六岁的大儿子查理承担。最有名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白色无筋芹菜。这芹菜远销到旧金山的 St. Francisco Hotel, 盐湖城的Utah Hotel 等一流酒店以及西部各高级餐馆的厨房。他们说这是最鲜嫩美味的蔬菜,称其为“白金”、“内华达太阳”。据1910年内华达普查记录,中国菜园农场的土地价值达$1000,而阿金是全州唯一的华人女农场主 [4][8]。
为了维生阿金也继续支撑着包伙旅舍和餐馆,这地方的人从她那里第一次尝到中餐的美味。时常欧裔的铁路工人上班前在餐厅门口排队拿打包午餐, Paiute人就在屋后面的凉棚下等着用药草坚果等换取同样的饭食。为了回报阿金一家的帮助,Paiute人常常带阿金的孩子到保留区里的沃克尔湖捕鱼,装在他们编织的网篮里带回来,阿金将鱼烧给孩子们吃也提供给餐馆里所有的人吃。此时在她心里,白人华人印第安人之间的区别没有那么重要。与Paiute 人的交往在孩子们心中也种下了认识、尊重各民族的种子,二女儿Florence后来曾在学校里扮演维吉尼亚州Powhatan 部落酋长的女儿Pocahontas [9]。虽然美洲古老的原住民、来自欧州、亚洲的新移民们还没有真正地坐到同一张桌子上,多族裔的共处和互相了解就是这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开始着。
穿行于两种文化之间
Chung Kee虽然生活在美国,生前内心一直保留着归根的想法,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中国传统习俗。他经常寄钱到故乡,每添一个孩子都要把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寄回故乡开平,填入族谱。他们生活方式的转折是随着大儿子查理(Ah Yuen)上学开始的。Hawthorne的华人很少,查理上学时还留着辫子,穿的是中式衣服。和别人不一样的外表使他受到学校里一些孩子的嘲笑,觉得十分难堪。阿金就给他换上了和其他孩子一样的西式服装。从此以后,作为走出族裔文化的局限、融入周围环境的一份努力,孩子们基本上穿和邻居们一样的衣服,也都使用英文名字。阿金也像邻居的白人主妇们一样,穿着长裙在窗台上的木盒子里种花。她英语流利,善于烘焙,丈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邻居主妇们也乐于和她交往 。虽然华人为数很少的Hawthorne 不能给阿金一家提供像她出生的卡森城华人区那样熟悉的环境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灵归属和抱团取暖的安全感,却使他们减少了如David Miller所指出的 “同化到其他群体和从其他群体同化进来的困难“ [10]。
一个女人独自维持一个位于荒漠中的农场,艰难可想而知。附近矿山产量减少后货运停止,南太平洋铁路公司改线,使得Hawthorne失去了铁路枢纽的位置,人口急剧下降 。包餐旅舍无法支撑了。根据州政府税务记录,1913年时阿金还持有Hawthorne的经商执照[11],以后 她在Hawthorne、Virginia City,Tonopah和Reno之间搬了几次家,希望能找到一份稳定工作,把孩子们抚养成人。她把农场出租,在Tonopah买了一所房子,并在一家华人餐馆里找到一份厨师的工作,结交了一些白人朋友,其中最好的朋友是Nellie Brissell。餐馆老板King Louie 来美国不久,在中国已有妻子。出生于美国的阿金虽然没有按照中国习俗从一而终的决心,却也不能接受在这种状态下与King Louie结婚。尽管他们在1917年时已经有了一个名叫Nellie的女儿,她还是离开了Tonopah。此时的Hawthorne 已经远不是原来的样子:铁路停运,人口减少,房屋被弃,百业凋零。阿金靠雇用Paiute 部落的人拆掉废弃的破屋,将木料卖给附近的矿山维持了一阵子,1920年不得不再次离开,搬到有娘家亲戚的Reno。一个独身带着孩子的中国女人,在西部旷野群山中不断地搬迁,寻求安身立命之处,令人不能不感动,不能不佩服她的独立和勇气。
不仅如此,阿金走出族裔传统的独立精神还表现在她对儿女婚姻的态度上。1914年,她遵照丈夫的遗愿将大儿子查理送回广东。在父亲的故乡和一位中国姑娘成婚,并有了一个儿子。美国出生长大的查理无法适应中国的生活,只得独自回到美国。从此阿金知道,送儿女回中国找配偶不是个好办法,她也不要求他们只与华人成婚。1915年二女儿Florence 和一位巴斯克青年 Rudolph Espinoza相爱了。巴斯克人来自西班牙北部和法国接壤的地区,1850年开始移民到加利福尼亚,后来逐渐迁移到爱达荷和内华达等州。他们是出色的牧人,很快在内华达牧场特别是养羊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巴斯克后裔在内州政界十分活跃,Paul Dominique Laxalt后来成为州长和联邦参议员。1915年8月30日,旧金山记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卡森城新闻(Carson City News)和 伊口独立通讯(Elko Free Press)都登载了同一条消息:Florence Kee和Rudolph Espinoza 在海上成婚。这个事件很引人注目:1861年通过的内华达法律规定华人与欧裔联姻是非法行为 [12],在加州同样如此。但是这阻挡不了相恋中的年轻人。她们找到一位船长,同意载他们离开美国海岸开到公海上,并签字为她们证婚。回到岸上之后他们被逮捕了。虽然长兄查理反对这桩婚事,母亲阿金却没有遵守传统也不管法律的限制,声明她同意这对年轻人成婚。据此,一个颇有人情味的治安官释放了新婚夫妇。
查理回美国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参战国之一的美国扩充军队,查理应征参加了美国陆军。在他影响下,阿金的另一个儿子Willie以及她的好友的两个儿子在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参军入伍。1920年以后阿金住在Reno,回到了离她出生地不远的城镇,也回到了华人社会中间。King Louise后来也在Reno开餐馆和中药店。阿金经常参加Reno华人社会的各种活动,使用流利的英语与其他族裔交流。人们看到她的孩子们穿着引人注目的漂亮中式服装,走在庆祝美国独立纪念日的游行队伍中。1925年以后她随小儿子Frank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Oakland,于1929年在那里逝世 。
作为远离父母的女儿,阿金经历了艰难的独立成长;作为母亲,她的一生都在追求为她的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开辟更好的未来。1974年查理回到他的出生地,当地报纸 米诺瑞郡独立报(Mineral County Independent)报道了他回乡的消息[13]。从他的谈话以及家族文件[14] 中人们可以追朔这个家庭的演变:父亲在世时,全家尽力维持着华人传统,但也和其他族裔保持接触,建立良好关系。父亲逝世后,母亲阿金带领孩子们走出文化围城,更加主动地接受当地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及文化,越来越深地融入日益多元的美国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角色也从在美国的华人向华裔美国人不断演变,最终以走上战场服务国家的方式完成和展现了他们的认同。
图 4 阿金曾住过的地方
注释与参考文献:
- Guy Rocha:Myth #57: East is East, West is West and Where Was Carson City’s Chinatown Anyway? Nevada State Library Archives and Public Records, 2000
- Sue Fawn Chung: The Chinese and Green Gold: Lumbering In the Sierras,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June 2003
- http://uncoveringnevada.weebly.com/wadsworth-1900-carson-city-chinatown.html
- Kriste Lindenmeyer ed, Sue Fawn Chung: Ah Cum Kee and Loy Lee Ford, Between Two Worlds, in Ordinary Women, Extraordinary Lives Women in American History , Wilmington, Delaware:SR Books. 2000
- Don Lynch and David Thompson: Battle Born Nevada, People History Stories, Carson City, Nevada:The Grace Dangberg Foundation Inc. 1994
- Walker Lake Bulletin, October 8, 1890
- Michael Lylel, “Chinese Immigrates Helped Build, Feed Early Nevada” in the Las Vegas Review-Journal, June 22, 2014
- Jan Cleere: Nevada’s Remarkable Women, Daughters, Wives, Sisters and Mothers Who Shaped History, Helena, Montana:Twodot. 2015
- Sue Fawn Chung with the Nevada State Museum: The Chinese in Nevada,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Acadia Publishing. 2011
- David Miller: On Nationality,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5
- Report of Stata License and Bullion Tax Agent. Appendix to Journals of Senate and Assembly, Vol 21 Part 2, Nevada Legislature, 1913
- Kathleen J. Fitzgerald: Recognizing Race and Ethnicity: Power, Privilege, and Inequalit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2014
- Mineral County Independent, September 25, 1974
- Kee Family Papers, University Nevada Las Vegas Library, Special Collections.
Title: Historical Record of Chinese Americans |Chinese American Figure: Ah Cum Kee – Pearl at Walker Laker
ABSTRACT
Ah Cum Kee (1876 – 1929) was a second-generation Chinese woman. At age ten, she was left behind when her prosperous parents decided to return to China when anti-Chinese sentiment swept Carson City, her birth place. When she was fourteen, she got married and moved to Hawthorne, a railroad hub where she became a home maker and a restaurant/boarding house operator. With few Chinese in her vicinity, Ah Cum not only intermingled with local European immigrate families but also befriended Native American Paiute tribe members. When her husband died in 1909, she continued to manage the family vegetable farm as the first Chinese American female farmer in Nevada.
Compared with her contemporaries, Ah Cum took an active role to assimilate into Euro-American society, and enjoyed the fruits of her efforts. She devoted her life to pursuing a brighter future for her six children, led them int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ncouraged them to engage in the mainstream society. Under her influence, a daughter bravely broke the inter-racial marriage barrier, and two of her sons joined the US army, fought in both WWI and WWII. Her foot prints show the gradual but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from a Chinese living in America to becoming a Chinese American.